-
2023-10
20
10月18日上午,陈仲颐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在清华大学泥沙馆数字厅举行。陈仲颐夫人吴肖茗教授和女儿陈乃望女士,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北京市委主委、北京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陈军出席座谈会。来自台盟北京市委,民盟清华大学委员会,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统战部、团委、校友总会的四十余位嘉宾参会。李广信(左)、傅旭东发言清华大学水利系退休教师、陈仲颐先生生前同事、著名岩土力学专家李广信介绍了陈仲...
-
2023-10
07
9月27日,清华大学水利系单楷越博士(独立第一作者)与南方科技大学余锡平讲席教授(通讯作者)、中国海洋大学宋丰飞教授(通讯作者)、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林岩銮教授和美国夏威夷大学朱保信(Pao-Shin Chu)教授合作在超强台风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领域取得创新成果,利用最新的观测资料和气候模式数据,揭示了全球范围超强台风在最近几十年呈现显著的季节提前现象,并证明了全球变暖是该现象的主要驱动因子。随着...
-
2023-09
14
9月14日,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AGU)地球与行星地表过程分会宣布授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助理教授马宏博 Luna B. Leopold青年科学家奖并特邀其作Robert Sharp荣誉报告。马宏博将在12月在旧金山举行的2023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大会上接受颁奖,并作以“跟随河流的节奏:利用细粒河流快速演变解析气候-人类与河流相互作用过程”为题的荣誉报告。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是全球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影...
-
2023-08
23
蒸散发是全球水-碳-能量耦合循环的纽带,是量化水文循环响应全球变化的关键过程。在全球变暖、水文循环加剧的大背景下,全球蒸散发呈现出了明显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然而,由于蒸散发的时空变化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实地观测有限,不同方法估算的蒸散发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现有针对全球蒸散发时空变化的评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大规模的植被变绿是过去几十年全球变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然而,植被变绿的蒸散发效应却...
-
2023-08
07
水利系助理教授马宏博博士以共同作者身份在Nature Geo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Lowland River Sinuosity on Earth and Mars Set by the Pace of Meandering and Avulsion”。文章由美国杜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吴晨亮领衔,作为共同作者马宏博博士一同策划了这项研究,并参与了数据分析和文章撰写工作。文章讲述了河道从内陆向海岸线靠近的时候弯曲度变化的两种不同模式和背后的原因。平原河流入海时常展现出弯曲度降低,所以很多研...
-
2023-07
13
近日,第28届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科学联盟大会在德国柏林召开。期间,国际水文科学协会举行了四年一次的换届选举大会,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田富强教授当选为学会副主席。国际水文科学协会是水文科学领域的权威国际学术组织,下属13个委员会,会员遍布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田富强教授长期开展水文变化与预报研究,在水文变化机理与模拟、跨境河流水能粮耦联系统分析与水利益共享、干旱区灌溉可持续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