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国际生态水力学大会(ISE 2022)顺利举行



2022年10月10日 – 13日,由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IAHR)主办,河海大学、清华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承办的第14届国际生态水力学大会在南京召开,受疫情影响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大会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秘书长、河海大学副校长、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郑金海主持。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致开幕辞,IAHR主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IAHR生态水力学专委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Gregory Pasternack,水利部总工程师仲志余分别致辞。马军、王光谦、王超、邓铭江、任洪强、许唯临、吴丰昌、张建云、胡亚安、胡春宏、倪晋仁、徐祖信(以姓氏笔画为序)等12名院士嘉宾出席开幕式。


图1 会议开幕式线上与南京线下会场


唐洪武教授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兴水作出重要指示,为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人水和谐的水利高质量发展之路提供了科学指南。他回顾了承办单位河海大学、清华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对涉水科学与工程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希望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开展战略性研讨,打破学科壁垒,推动交叉融合,增进全球顶级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学科发展。

李行伟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从水力学研究起步、发展到覆盖水利的各主要领域,长期致力于该学科的发展。他希望此次大会能够为各国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开放、有效、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为生态水力学学科建设发展注入新动能。

Gregory Pasternack教授在致辞中详细介绍了生态水力学专委会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专委会在会议、期刊、人员招募、网络构建等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共享研究成果,解决学科领域的全球性问题所做出的贡献。

仲志余总工在致辞中阐述了水生态文明发展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梳理了近年来中国政府在水灾害防治、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全球环境变化下生态水力学领域研究面临的新挑战,明确了本次会议对于增进沟通交流,推动学科发展,促进中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重要作用。


图2 开幕式嘉宾致辞


北京大学倪晋仁院士、智利康塞普松大学的Evelyn Habit教授、法国国家农业食物和环境研究所Thibault Datry教授、美国马里兰州陶森大学Brian D. Fath教授、英国利兹大学Taylor Maavara教授作大会主旨报告。组委会秘书长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陈求稳研究员,副秘书长清华大学徐梦珍副教授、河海大学鲁春辉教授共同主持主旨报告。


图3 会议主旨报告


大会涵盖了生态水力学领域的生态水文学、生态河流动力学、微观生态水力学、宏观生态水力学、生态水力学新技术等5大主题和30个热门方向。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高校、科研单位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做分会场报告。

组委会副秘书长徐梦珍主持闭幕式。组委会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方红卫总结了本届大会的丰富议题和亮点成果,凝练了生态水力学研究领域未来的挑战。下届大会(ISE 2024)组委会主席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Valérie Ouellet教授、加拿大魁北克大学André St-Hilaire教授报告了大会筹备情况。


图4 会议闭幕式


本次大会除线下会场参会人员外,约27000人次在直播平台观看。大会论文集目前已在网上发布,并将被SCOPUS数据库检索,优秀论文将推荐到Journal of Ecohydraul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Ecohydrology、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四个优秀专业期刊特刊发表。

国际生态水力学大会是由IAHR主办的最重要的学术研讨会之一,是国内外专家学者聚集、交流研究进展、展示先进技术的重要平台。2020年,清华大学水利系联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团队成功申请到ISE 2022承办权,是自1994年在挪威召开首届大会以来首次在我国举办。清华大学承担了本次大会与IAHR秘书处、生态水力学专委会主席团及科委会的沟通联络,会议摘要征集评审、论文集编纂、分会场主持人及报告人邀请等大量学术组织工作,出色保障了大会的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