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系冯鹏教授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了“第十八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和“第六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奖名单,清华大学共有6位教师获奖,其中,清华大学土木系冯鹏教授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青年教学名师奖每年评选一次,评选范围为普通高等学校及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正式批准或核准)中承担本科、高职高专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教学名师奖候选人一般应具有15年及以上高等教育教学经历,青年教学名师奖候选人一般应具有8年及以上高等教育教学经历,且年龄不超过45岁(含45岁)。


冯鹏简介


冯鹏,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现任系主任。在清华大学获建筑结构工程学士和土木工程工学博士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新型混凝土结构、高性能复材结构以及先进建造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负责讲授《混凝土结构》、《纤维复合材料工程结构理论》等课程。

教学与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中国测绘科学技术奖等奖励。

论文曾获2020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中国硅酸盐学会优秀论文奖、《玻璃钢/复合材料》2001-2020年二十年最高被引论文、《工程力学》2012-2021年十年间高被引论文等奖励。

个人曾获国际土木工程复合材料学会(IIFC) Fellow、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科学探索奖、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青年长江学者(2016年)、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中国复合材料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等奖励和荣誉。

现兼任IIFC理事及执委、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监事长和拉挤专业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土木类专业教指委委员和土木工程专业分教指委副主任、住建部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委员、Engineering Structures专题编辑、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副主编、《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副主编等职。


冯鹏教学主要事迹

冯鹏学术水平高,热爱教学,是教学科研双突出的优秀教师中的典型代表,在教学传承、课程思政、教学和人才培养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1)“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冯鹏与薛克宗教授20年里先后为师生、师徒、同事,薪火相传,钻研教学,在清华园书写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故事,成为清华教风学风传承的典型案例,被媒体广泛报道。


(2)青教赛工作

冯鹏曾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理工组一等奖、总分第一。2017年开始担任青教赛指导教师,先后指导5名青年教师获市赛一等奖、2名青年教师获全国赛一等奖,多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在此基础上,他在院系推动“从赛到课、从赛到教、从赛到研”的青教赛反哺机制,使教师发展提速、教学效果提升;牵头组织了多届全国青年教师混凝土结构教学比赛,累计400多名教师参赛,促进了我国该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


(3)课程思政

冯鹏重视因材施教,强调志趣引导,提出了“提精神、加担子、抵歪风”的课程思政“三板斧”,入选清华大学课程思政工作案例集;还在实践中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志趣,一名原本成绩落后同学的求知潜力和奋斗意志被激发的事例,成为清华推进课程思政、落实“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典型案例。


(4)课程建设

冯鹏关注学生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为导向设计教学环节,点燃每位学生的创新火花。其中,“自主型混凝土结构试验”深受学生好评,在兄弟院校中广泛推广;学生自主完成的“冯鹏大战混凝土”(获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大学生创新成果特等奖)、教学微信公众号“清小混与清小复”等多项成果,得到同行和学生的高度评价,并被兄弟院校采用。


(5)教学改革

冯鹏关注国家需求,开展教学改革,先后完成“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创新性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本硕统筹“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模式建设等改革,获得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好评,使学生广泛受益。


学生对冯鹏课程的评价

匿名评教摘录

非常有趣,收获颇丰。

每节课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人很好,上课的逻辑很清晰。

能够带领同学去深入思考问题,培养大家的发散性思维。

冯老师侧重研究型学习和课本背后的内容,对我们帮助很大!

老师非常主动与同学们互动,非常非常值得敬佩。

用多种论论述方式解释不同章节的知识点,因材施教,很好。

老师们真正在关心学生们的状况。

觉得作业结构和难度设计得很好,写完之后理解加深很多。

这是我三年来在大学第一次见到这样热情的老师,真的很感动很感恩。

上课风趣生动。

能够很详细解答问题。

待人恳切,兢兢业业。

通过别出心裁的方式传授知识,印象深刻。

内容难,但是不枯燥且易接受,对土木专业课的开始有很大帮助。